高娥狐疑的看着曹耿,怎么觉得他是在没话找话。
别人不知道就算了,他来合县也有一段时间,怎么会不知道。
曹耿被高娥看的有些尴尬:“前段时间才听人说,一直没时间来道贺。”
高娥就知道他是没话找话:“刚开始建。”
“建书院是好事。”曹耿很认同“只是合县疲弊怕是没有那么多生员。”
高娥更加狐疑:“要不……曹大人有话就直说。”
曹耿更加尴尬,看来他真不适合聊天:“我是想迂回一下。”
“迂回之后呢?”高娥很好奇曹耿要来干嘛。
“听说你家有擅长种桑养蚕的人,能不能教一下别人。”曹耿直接说“如此合县繁荣,就会有更多的人读书。”
高娥想他这不是迂回,是飘逸。
“看来曹大人也觉得这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要迂回一下。”高娥笑着说。
曹耿又不傻:“那些乡绅求到我这里,应该是求到你这里更难,我就打听了一下,他们以前没少刁难你。”
“况且你也有不少桑田,以后你们还是竞争关系。”曹耿分析。
“谈不上竞争。”高娥摇头“若是合县形成桑蚕产业,促进合县繁荣是好事。”
曹耿意外的看着高娥,没想到她这么大度。
“只是曹大人忘了,朝廷并没有放开桑蚕。”高娥盯着曹耿。
曹耿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件事虽然形成共识,朝廷的确没有放开桑蚕。
“朝廷一天没有明确的政令,这事就不合规。”高娥直接说。
曹耿只想着让百姓过的好一点,那些乡绅说的到时候会请长工、短工,合县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他便心动了。
如今听高娥这么一说,的确有点冒险了。
“我倒是好奇曹大人说的别人是谁,怎么说动曹大人来找我的。”高娥好奇。
“合县的一些乡绅。”曹耿也没有隐瞒。
“我看这些人就是居心叵测。”高娥一本正经的说“万一出什么事了,他们这些地头蛇、老油子,肯定哭着说他们老百姓知道什么,把所有罪责都推到曹大人头上。”
曹耿看着高娥,在高娥眼里他就这么傻吗?
到时候不一定推到他身上,但是肯定会推到高娥身上。
的确是自己欠思量。
高娥看曹耿这反应,想自己说的是不是过了:“曹大人是怎么想的?”
曹耿沉默了一会儿叹气:“老百姓的日子向来不容易,尤其是合县刚经历过水患,我想他们的日子能过的好一点。”
“所以曹大人觉得让那些乡绅过的好了,就是让百姓过的好?”高娥以为是这个逻辑。
“他们要做事就要长工,百姓的日子就会好一点。”曹耿分析。
“所以曹大人是指望那些乡绅对他们的佃户好一点?”高娥猜测。
曹耿看着高娥:“佃户若是有钱了,也会购置田地,日子就慢慢好了。”
高娥不知道这个曹耿是蠢还是天真。
“曹大人不知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高娥看着曹耿。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