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公正值壮年,又是老行伍!”
齐泰点头道,“也是皇亲国戚,正合适!我等明日见了太子,定会举荐!”
“也是我一点私心,毕竟我舅子在家赋闲已久!”
李景隆笑道,“让二位见笑了!”
这就是所谓的投桃报李了!
李景隆这边给他们二人吃了颗定心丸,相应的他们马上给了李景隆一个好处。
其实到底谁接任应天府的城防,他们二人做不了主。但他们二人乃是东宫的近臣,却是可以举荐。
而且由他们的口中说出来,比其他人更可以让朱标觉得顺理成章,且不起疑心。
再往深处说,他们也希望...由向他们这些文臣靠拢的武人勋贵,来执掌城防。
“公爷说笑了!自古以来就是举贤不避亲!”黄子澄笑道。
忽然,李景隆面露难色,“按理说,有些事我不该麻烦二位先生,但是......”
黄齐二人再次对视,等待下文。
“但是我只能厚着脸皮给二位先生添麻烦!”
李景隆低声道,“你们也知道,在我衙门之中,有几位小兄弟...都是李贼的案子之中,吃了挂落,被夺了爵位的.......”说着,他看下二人的脸色,继续道,“案子都过去这么久了,老把他们拘在京中也...不是个事!”
“且他们都是一大家子人,家里那点家底,架不住坐吃山空!”
“所以能不能求二位,在太子爷面前美言几句,寻些不打眼的官职外放出去。”
齐泰面露难色,“这....?”
黄子澄开口道,“这事,公爷您完全可以自己找太子爷讨要恩典呀?”
“我不行!”
李景隆摆手道,“我去开这个口....太....”说着,摇头道,“引人注目了!”
说到此处,他又看看两人的神色,“二位先生...别看我那几位小兄弟虽被夺了爵,可他们老子那一辈,却也是开国的军侯呀!”
唰!
黄齐二人眼睛一亮。
这些被夺爵的勋贵二代,被夺的只有爵位。
可他们在军中的关系,却依旧还在呀?
而这些关系,不正是他们这些,即将走到台前,成为大明中枢重臣的,如今太子心腹所急需的关系网吗?
“呃,那您看这样!”
齐泰斟酌片刻,“不如,都安排在西北那边!肃镇如何?”
“那地方太苦了!”
李景隆摇头,“陕西....”说着,他忽然一笑,“日后就在二爷眼皮子底下!”
齐黄二人,心中猛的又是一喜。
同时心中暗道,“曹国公真会来事!”
李景隆这话得反过来理解,不是被安排的那些人在二爷的眼皮子底下,而是二爷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
这些人都是太子爷的恩典,才能复起。
而他们自然而然成了东宫的人,那二爷.....这个大明第一强藩的问题,还算是问题吗?
“都安排在陕西,有些打眼!”
黄子澄低声道,“我看,不如山西也安排几个!”
“两位先生费心了!”
李景隆大笑,“回头我就让他们,给你们二位送礼....不是,上门拜谢,哈哈哈!”
“哈哈哈!”
一时间,满屋都是三人的笑声。
李景隆再次端起茶盏,挡住自己的脸。
心中却在冷笑,“朱标就是你们这些人给撺掇坏了,本来他最多是打压下自己的亲兄弟,现在却明摆着就是防着,削弱,以便于日后动手!”
“你们就继续撺掇吧!”
“最好你们等标哥走了之后,继续再撺掇他的儿子,让他儿子把他那些叔叔们都抓到京师关起来!”
“还给老子省事了!”
“你们这些人,对付外人是外战外行,对付自己人,却是内战内行!”
~
“老爷!”
李景隆亲自把黄子澄齐泰送至大门外,刚转身,内院管家李二就凑了过来。
“何事!”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