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下文学>女生小说>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第478章 大明“清泉入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8章 大明“清泉入户”(1 / 2)

【入夏,朱由检微服私访,见街边百姓捧着陶罐直接饮用浑浊的井水,不少人上吐下泻。回宫后,他将一杯带着泥沙的井水重重摔在龙案上:“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如此脏水,如何入口?工部、太医院,三日内必须拿出净水之法!”】

【早朝时,朝堂争论不休。】

【工部侍郎捧着《水经注》奏道:“陛下,古有‘沉矾净水’之法,以明矾沉淀杂质,但......”他瞥了眼太医院众人,“矾性寒凉,多饮恐伤脾胃。”】

【太医院院正捻着胡须反驳:“煮沸之水亦可杀菌,只是耗时耗柴,百姓难以负担。”】

【“够了!”朱由检拍案而起,“成立‘清泉署’,召集陶匠、药师、西洋传教士,朕要让每一口井水都清澈甘甜!”】

【清泉署设在永定河畔,工坊内摆满陶缸、竹篓。老陶匠周大锤敲着粗陶瓮怒吼:“净水就得用大缸!层层过滤,祖宗传了几百年的法子,改不得!”】

【西洋传教士利类思展开铜制蒸馏器图纸:“在欧洲,我们用蒸馏法获取纯净水,一滴杂质都没有。”】

【年轻药师苏月白盯着《本草纲目》喃喃自语:“书中记载,木炭可吸附异味,或许能用来净水......”】

【首次试验在暴雨后。利类思的蒸馏器耗时太长,普通百姓等不及;周大锤的陶缸过滤后,水仍带着土腥味;苏月白的木炭净水法倒是快,但水中残留炭渣。】

【周大锤叉腰大笑:“我说什么来着?老法子最靠谱!”】

【“再试!”浑身湿透的朱由检突然现身,“蒸馏器改良简化,陶缸加多层滤网,木炭......磨成更细的粉末!”】

【转机来自卖茶的老汉。“我煮茶时,用纱网滤茶叶。”老汉挠着头说,“这法子能不能用来滤水?”】

【苏月白眼睛一亮:“有了!用蚕丝织成细密滤网,先滤去大颗粒杂质!”】

【利类思则将蒸馏器改成“双层铜锅”:“下层烧水,蒸汽在上层冷凝,省时又省柴。”】

【改良后的“五层净水陶塔”惊艳亮相。最上层倒入浑水,依次经过蚕丝滤网、木炭层、细沙层、鹅卵石层,最后流出的水清澈见底。】

【“真的变清了!”围观百姓惊呼,“这水喝着,都带着甜味!”】

【但新问题接踵而至。】

【“这陶塔虽好,可太贵了!”卖菜的张大娘直摇头,“我们穷人哪买得起?”】

【绸缎庄老板娘却抱怨:“净水是干净,可储存久了还是会变味,怎么办?”】

【匠人们再次各显神通。周大锤用黏土烧制出简易单层滤水罐,售价十文钱;苏月白在水中加入薄荷叶、紫苏叶,既保鲜又提味;利类思设计出“密封储水桶”,黄铜盖子上有透气小孔,能防蚊虫又保持通风。】

【这场饮水革新迅速传遍全国。】

【“客官,试试我们的‘清泉茶’!”杭州茶馆里,小二吆喝着,“用五层净水陶塔煮的水,泡出来的茶更香!”】

【北方边塞,士兵们用上了“行军滤水囊”,羊皮囊中装满木炭和滤网,浑浊的河水挤一挤就能喝。】

【更令人意外的是,饮水革新催生了新职业。】

【“修滤水罐嘞!更换滤网,清洗炭层!”】

【“客官稍等!”年轻师傅背着工具箱,“您这陶塔该换细沙层了,不然影响净水效果!”】

【然而,争议也随之而来。】

【“陛下,用洋人法子净水,有违祖宗之道!”御史大夫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朱由检端起一杯净水,笑道:“比起祖宗之道,朕更在意百姓能否喝上干净水。传令下去,在各地设立‘清泉驿站’,免费教百姓净水之法!”】

【当秋风吹起时,大明的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净水器具。街头巷尾,再也看不到捧着浑水直接饮用的百姓。朱由检站在宫墙之上,望着远处百姓排队接净水的场景,欣慰地说:“这一杯清水,终是送到了百姓手中。”】

【清泉驿站的开设让净水知识迅速普及,但新的难题也接踵而至。】

【“大人!”保定府衙役匆匆来报,“自从百姓用滤网净水,河道里的泥沙堆积,汛期恐有决堤之险!”】

【工坊内,匠人们围着沙盘争论不休。老陶匠周大锤急得直跺脚:“滤网拦住的泥沙越来越多,总不能让百姓不用净水吧?”】

【西洋传教士利类思却转动地球仪,指着上面的河道标记:“在威尼斯,我们用木桩和石笼加固河岸。或许可以在河道浅滩处,设置‘泥沙拦截桩’?”】

【年轻药师苏月白盯着滤出的泥沙,突然眼前一亮:“这些泥沙里混着木炭和石子,晒干后能用来烧制透水砖!既解决堆积问题,还能循环利用。”】

【改良后的“生态净水系统”应运而生。河道每隔百丈立起镂空石笼桩,拦截泥沙的同时不影响水流;百姓家中滤出的废料被收集起来,制成透水砖用于铺设街道。暴雨时节,雨水透过砖块渗入地下,街道再也不会积水成河。】

【然而,净水革新触动了旧有利益。】

【“这净水陶塔抢了我们卖水人的生意!”京城水贩们举着扁担堵在清泉署门口,“以前一桶井水能卖三文钱,现在百姓自己就能净水!”】

【苏月白搬出刚研制的“移动净水车”,铜制龙头哗哗流出清水:“你们可以改装水车,用更洁净的河水沿街售卖,再搭配净水知识讲解,保准生意兴隆!”】

【在争议声中,民间智慧不断迸发。】

【“掌柜的,能不能做个能挂在井边的滤水器?”打水的农妇问道。】

【铁匠立刻打造出“井壁挂式滤水筒”,竹筒内分层填充滤网和木炭,绳子一拉就能取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