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内部的双面人……
这场绞杀“赤潮”的战役,在经历了荃湾的爆炸、梅花大厦下的技术、庙街的金链之后,终于逼近了那个隐藏在国门徽章之下的核心毒瘤,双面缉私!
周永昌坐在海关总署九龙分署副署长办公室里,深蓝色的制服笔挺如刀裁,肩章上的关徽在灯光的反射下显得整个人特别庄严。
他慢条斯理地擦拭着金丝眼镜的镜片,目光扫过桌面上那份刚刚送抵的《关于近期加强小型货轮抽检力度的内部通知》,嘴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讥讽。
通知措辞严厉,要求各分署对进出维港、特别是夜间作业的小型船只实行“无差别、高频次抽查”,旨在打击日益猖獗的“水货”走私。
在周永昌眼中,这份文件如同废纸,规则是人定的,而他,恰好是能在规则中游走的人。
内线电话蜂鸣声刺破静谧,他优雅地拿起听筒,脸上瞬间切换出符合身份的严肃与效率。
“署长,”
电话那头是他在水警巡逻队的心腹,声音压得极低,
“刚刚收到线报,明晚后半夜,南区可能有‘大飞’(走私快艇)活动,载量不小,方向像是往南丫岛那边跑……您看,需不需要重点关照?”
话语间充满请示的味道。
周永昌的镜片后寒光一闪,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
“南区?风高浪急的,兄弟们安全第一嘛……”
“让值夜班的兄弟们,重点巡查……港岛北避风塘一带吧,那里安全,风平浪静,油水也足些。”
他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心,将真正的威胁巧妙地引向了安全区之外的反方向,青衣岛南端那片废弃的三号码头,此刻……
通知被漫不经心地扫入抽屉最底层,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起来,一封加密邮件悄然发出,接收地址是某个海外中转服务器。
这封邮件的加密外壳在王莽指挥室内的巨型屏幕上被雷伯龙团队如同剥洋葱般一层层撕开时,青衣岛南端的废弃三号码头区,已经坠入深渊。
距离约定的交接时间还有六小时。
海面漆黑一片,只有远处零星航标灯的光点在浪涌中微弱地跳动。
码头后方是崎岖的山坡,水警缉私科特别行动队的精锐潜伏着,穿着与礁石差不多的伪装服,枪口和夜视仪镜头锁死了整个废弃泊位。
几艘装备了大功率引擎、涂满亚光黑漆的水警高速快艇,熄火蛰伏在更远处一片被暗礁半包围的海湾浅水区,只待信号。
更高的山峦制高点,警方的飞虎队支援小组的观测员正用高倍红外热成像仪不间断地扫描着海面与码头建筑缝隙。
青衣岛对岸,隔着维港深水航道的另一侧,王莽并未在中环梅花大厦,而是坐镇于一艘外表陈旧、内里却堪比移动情报指挥中枢的远洋渔船船舱内。
引擎保持着最低怠速,发出低沉规律的水下噪音。
船舱内,巨大的航拍地图铺满整面墙,青衣岛废弃码头及其周边海域被精确标注,红点、蓝点、绿点闪烁着代表不同的力量节点和监控位置。
王莽面前的加密电台亮着通讯灯,连接着大陆水警指挥中枢。
另一块屏幕上,实时追踪着代号“信昌隆”的几批可疑橡胶、棕榈油集装箱在大陆几个港口转关的数据流,它们巧妙避开例行检查点,最终汇聚向珠海方向。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