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一种微妙而紧绷的平静中滑过。辛云舟伤势稳定、逐渐康复的消息陆续传来,如同定心丸,让辛久薇紧绷的神经得以真正放松。她开始恢复精力,重新梳理手头的信息。
辛葵带回了关于秦朗的最新消息。这位平西将军府的少将军,在秋狩事件后,似乎对二皇子萧灼的观感更差。他曾在一次勋贵子弟的私下聚会中,直言不讳地批评某些人“行事鬼祟,毫无君子之风”,矛头隐晦却尖锐地指向萧灼一派。同时,他对辛久薇的遭遇,也流露出更多的同情和……一丝欣赏。
“小姐,秦小将军为人刚直,在军中年轻一辈里威望颇高。若能……”辛葵的话没说完,但意思明确。
辛久薇看着窗外沉沉的暮色。秦朗,确实是个值得争取的助力。但如何接触?上次高坡上短暂交谈,就被萧珣强势打断。她不能再冒险。而且,萧珣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似乎无处不在。
就在辛久薇苦思良策时,一个意外的契机主动送上门来。
翌日,忠勇伯老夫人派人送来帖子,邀请辛久薇过府赏菊。老夫人特意言明,府中菊花开得极好,也请了几位性情相投的老姐妹,还有……林晚意姑娘。
林晚意!
辛久薇心头一动。林晚意不仅是她的恩人,更是连接她与忠勇伯府、乃至可能接触到秦朗的关键桥梁!秦朗的母亲秦夫人,与忠勇伯老夫人是远房表亲,关系尚可。而林晚意作为太医院院判之女,与武将勋贵府邸的女眷,也偶有往来。
这赏菊宴,或许是她突破目前困局的绝佳机会!既能当面感谢林晚意和老夫人的援手之恩,又能借机观察是否有接触秦家的可能。
辛久薇立刻应下,精心准备了一份得体的谢礼——几方上好的徽墨和湖笔,送给喜欢书法的老夫人;一对成色极佳的羊脂玉镯,答谢林晚意;还有一些京中时兴的点心。
赴宴那日,天气晴好。忠勇伯府的花园里,各色名品菊花争奇斗艳,金蕊流霞,暗香浮动。老夫人精神矍铄,被几位老封君簇拥着,谈笑风生。辛久薇依礼见过诸位长辈,姿态恭谨温婉,赢得了不少好感。
林晚意果然也在。她依旧一身素净青衣,独自坐在角落的凉亭里,安静地品茶,仿佛与周围的喧嚣格格不入。看到辛久薇,她清冷的眸子微微亮了一下,颔首示意。
辛久薇寻了个机会,走到凉亭中,对着林晚意深深一福:“晚意姑娘大恩,久微没齿难忘。”她将装着玉镯的锦盒双手奉上,言辞恳切。
林晚意并未推辞,坦然接过锦盒放在一旁,声音依旧清冷:“医者本分,辛小姐不必挂怀。令兄康复,便是最好的谢礼。”她看着辛久薇恢复了些血色的脸,难得地多问了一句:“你……可还好?”
“托姑娘和姨母的福,已无碍。”辛久薇在她身旁坐下。凉亭相对僻静,只有她们两人。辛久薇斟酌着开口:“晚意姑娘,久微有一事相询,不知是否冒昧?”
“但说无妨。”
“听闻姑娘与平西将军府秦夫人,似有往来?”辛久薇压低声音。
林晚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她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秦夫人早年随夫戍边,落下寒症,常请家父调理。我与她,见过几面,并不熟络。”她抬眸看向辛久薇,眼神清亮,“辛小姐是想……?”
辛久薇坦然迎上她的目光:“秦小将军为人刚正,在北境军中颇有声望。久微兄长也在北境,深知将士不易。若能……得秦将军些许照拂,于兄长,于边关将士,皆是幸事。只是久微身份尴尬,恐贸然接触,反生嫌隙。”她点到即止,并未言明自己的深层意图——借助秦家势力,制衡萧灼,也为辛家增添一份保障。
林晚意沉默片刻。她虽不喜权贵倾轧,但也深知辛久薇处境艰难,所求亦非无理。她放下茶盏,声音依旧平淡:“秦夫人性情爽利,最重情义,也极疼惜其子。她对辛小姐在宫宴上的胆识……似有几分欣赏。至于秦小将军,”她顿了顿,意有所指,“耿直之人,往往更信自己所见。”
辛久薇心头豁然开朗!林晚意的话,给了她明确的指引:突破口在秦夫人!而秦朗,则需要她创造机会,让他“亲眼所见”!
“多谢晚意姑娘指点!”辛久薇真心道谢。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