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气象空调宽八米,长十米,高达三十米,顶部、腰部和底部共设有三个风口。”
黄蒲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指向气象空调的腰部位置。
“进风口,也叫吸风口,能迅速吸取空气中的水分子,送入空调内部。经过内部晶格的精细处理后,再通过调节频率进行释放。”
“当需要模拟雨天时,晶格会加热释放热量,促使水汽迅速蒸发成水蒸气,随后通过出风口快速排出。”
“不过,考虑到近期天气干旱,空气中的水分子可能不足以满足需求,所以我在空调内部增设了储水设备和蒸馏设备,用以从水源中提取水分子....”
说着,黄蒲将手指稍微抬高了一些,“看,这里就是经过处理后,水蒸气释放的出口。”
众人纷纷抬头仰望,只见气象空调的顶部四周,环绕着一张密闭的铁网,那些细密的小孔,便是出风口了。
而在气象空调的顶端,矗立着一根长达上百米的管道,它伸向高空后,又分叉成四条,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这是风叶。”
黄蒲指着最高处的几片叶子解释道,“它高八十米,形状类似于风力发电机的风叶,但并不会旋转,而是作为气温调节的出口。”
“当水蒸气被喷出,飘向高空后,会在风叶口位置遇到再次释放的冷气,迅速将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从而模拟出降雨过程。”
“而我们只需控制电流强度,就能调节降雨量的大小,实现‘小雨’、‘中雨’、‘大雨’等不同降雨模式的切换。”
村民们静静地聆听着,虽然对黄蒲所说的晶格、冷凝处理等术语一知半解,但最后那几句话却听得清清楚楚。
这个大家伙,真的能下雨!
这个结果,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真嘞不敢相信,这么个牛逼的玩意,居然我们动手完成嘞,这成就感简直爆棚了嗦。”
“不对塞,我不是听说人工降雨要有云彩么,哝个到底是酿原理哦。”
“你管他是榔子原理,只要能下雨就够了嘛。”
“对哦,我又不是科学家我操心榔锤子哦。”
此时此刻,大伙儿心里都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
终于,有村民忍不住大声喊道:“黄小子,介绍榔个多,我们也听不懂哟,要不然你就直接测试得了,省得俺们等得干着急唆。”
闻言,黄蒲立刻止住了话头,点了点头。
“好嘞,这就开始测试...”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遥控器。
“这就是气象空调的遥控器,空调本身也有控制面板,可以实现就地调频或远距离调频。”
“这台空调总共有十个频道,现在,让我们来试试小雨的效果。”
黄蒲冲着不远处的莫德点了点头,莫德会意,接通电源的同时,拉动了水管的水闸。
接着,黄蒲在遥控器上按下了开关键,随后又轻轻按下了小雨键。
嗡.....
下一秒,一道类似摇头电风扇的声音传来。
吸风口顿时启动,开始疯狂地吸收着方圆百米之内的空气。
吸风口的吸力异常强大,能轻松吸起百斤巨石。
但设计得十分巧妙,每个方位都设有单独的数个吸风管道,运作时,每个吸风管道都是间歇性吸气,吸气时长精确到0.88秒。
而且,吸风口的整体位置在二十米以上,只吸取二十米以上的空气,不会对地面的作物或人群造成任何威胁。
运作时的声音也很小,即使在近距离下,正常对话也完全不受影响。
一时间,大伙儿都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定在气象空调上,期待着它何时能落下雨滴。
“气象空调第一次启动时,需要吸入足够的水汽,内部处理系统才会开始运转,从而形成水蒸气,但现在空气中的水分子显然不够,所以咱们得补充水源,咱们静待个十分钟看看...”
黄蒲的声音再次响起。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