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来沉吟片刻,才开了口。
“小王,情况比你想象的要复杂,我不确定,你能否担得起这个重任。”
“赵青山这些年,不仅是克扣工资,偷税漏税这么简单。”
“还有挪用公款到个人账户,做假账,套取银行的专项贷款,甚至挪用厂里的设备,为别的私人项目做担保。”
“这一笔笔钱累积下来,账面上的窟窿,保守估计,差不多有十五万。”
王天的心猛地一沉,在这个年代,万元户都极其稀少,十五万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和这笔巨款相比,纺织厂的那点投入,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政府已经查封了赵青山以及涉案人员的资产,其中的房产和存款,变卖后,能填补大概五万多的窟窿,剩下的钱,政府可以补贴一部分,其余的.......”
王天的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的敲击了几下。
情况显然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接手砖厂,不仅要解决未来砖厂的运营,还需要背上几万的债务。
“汪局长,这个担子,确实太重了。”
“我理解工人们的处境,但是这个数字,坦白讲,就算让我倾家荡产,也拿不出,更别说,还要投资一些启动的资金。”
汪春来点点头,对于这个回答并不意外,只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带有几分期待的。
“小王,砖厂的压力的确很重,政府部门研究了两种方案,一种是按照破产清算。”
“厂里的地和剩下的设备,全部抵债,工人彻底失业,政府再想办法安置。”
“第二种,引入外部资本收购,但是目前,省内能一口气掏出这么大笔的资金,还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的,几乎没有。”
“而且引入外资,难保不会出现第二个赵青山。”
汪春来的语气有些无奈,这两种方案,无论执行哪一种,结果都不会太好。
因为这事儿,汪春来昨晚根本没有睡着,心里着急。
王天思忖了一下,“汪局长,我有个想法。”
汪春来抬眸看来,“什么想法?你说。”
“这么大的窟窿,光凭个人,很难填补,风险也大,如果.......让工人来入股呢?”
汪春来眉心一跳,惊愕的看着王天。
“工人入股?”
“没错,这笔钱确实很多,但是砖厂的工人,差不多有上千人,如果大家伙都愿意入股,平摊下来就能轻松解决这笔债务问题。”
汪春来怔愣了一阵,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的盯着王天,仿佛想确认,自己是否听错了。
让上千工人入股企业的想法,简直是闻所未闻。
王天的神情却十分认真,显然这并不是临时起意的。
“汪局长,让工人入股的想法,乍一听的确有些风险,但是一旦让工人成为股东,那砖厂就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大家的企业。”
“大家一起出钱,一起干活,一起分红,砖厂会成为集体厂子,让工人成为厂子的主人,给自己打工。”
王天语气淡淡,字字句句,却都冲击着汪春来的思想。
“您担心外来的老板黑心,那就让工人自己当家做主,自己的买卖,干起来肯定会更加卖力。”
汪春来轻叹了口气,“小王,你的想法挺好,只是实施起来,可不简单。”
“砖厂如今的口碑坏了,工人心里都清楚,想让工人掏钱入股,填补这个债务的窟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王天点点头,“汪局长,您的意思我明白。”
“万事开头难,如果您觉得这个法子可以试试,那我就想想办法。”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