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下文学>仙侠修真>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 第124章 量子罗盘:龟甲二进制导航,永远指向“最大的未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量子罗盘:龟甲二进制导航,永远指向“最大的未来”(1 / 2)

第一节:龟甲残片的异常波动

敦煌遗书化作金光消散时残留的灼热感,仿佛还烙印在林羽的指尖,带着一种神圣使命的余温。然而此刻,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冰凉触感,将他从激战后的恍惚中彻底拽回现实。他摊开手掌,凝视着掌心那半片巴掌大小、边缘带着焦灼炭化痕迹的龟甲。这是几天前,在清理莫高窟藏经洞底层那堆积压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厚重沙尘时,从一堆被虫蛀鼠咬、早已朽烂不堪的唐代废弃经卷中意外翻出的物件。它毫不起眼,混杂在碎纸与泥块里,若非林羽对古物纹理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几乎就要错过。

此刻,这片商代晚期的龟甲正静静地躺在国家文物研究所实验室的恒温台上。柔和的LEd白光下,它表面的裂纹呈现出一种非自然的干涸状态。当高精度的激光光谱扫描仪启动,冰冷的蓝光扫过龟甲表面时,令人惊愕的一幕出现了:数据屏上,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由岁月和偶然造就的裂纹,其反射的荧光信号竟在屏幕上自动排列组合,形成了一组极其规整的、由明暗光点构成的矩阵!这些光点并非静止,而是如同呼吸般,以某种难以理解的节奏同步明灭着。

“这…这不可能!”助手小陈用力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手指几乎要戳穿屏幕,“林老师你看!龟甲的碳十四同位素检测结果铁证如山,它属于商代晚期,距今三千多年!可这些裂纹的反射频率…还有它们形成的点阵…这根本不是自然龟裂能产生的!更像是…像是被某种定向的、高能级的能量束刻意‘蚀刻’过留下的信息通道!”

林羽的眼神锐利如鹰。他没有回应小陈的惊呼,而是迅速调出了超高倍率电子显微镜的实时图像。屏幕被放大到极限,裂纹交汇处的微观世界纤毫毕现。只见那些细小的结晶颗粒并非无序堆积,而是呈现出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高度规律性的几何排列!更关键的是,明纹(高亮区)与暗纹(低反射区)之间的间隔距离,其精确度达到了纳米级,并且严格符合现代计算机二进制系统中“0”与“1”信号位的物理间隔特征!这绝非巧合!

一股电流般的战栗瞬间窜过林羽的脊背。昨夜整理“古籍战队”战后能量残余数据时,他翻阅过《周易参同契》的残破竹简,其中有一段晦涩的记载如闪电般击中他的脑海:“观龟甲之坼兆,象天地之数理,阳纹为乾,阴纹为坤,或显为阳爻,或隐为阴爻……”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起来,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不可抑制地涌现:莫非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先民,那些在龟甲兽骨上刻下最早文字符号的巫觋,他们用烈火灼烧龟甲占卜吉凶的行为,不仅仅是在祈求神谕,更是在用一种原始的、超越时代的方式,试图解读宇宙本身的“二进制”密码?这些裂纹,就是他们接收到的、来自天地规则的“数据流”?

强烈的冲动驱使着林羽。他深吸一口气,缓缓伸出右手,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虔诚,将自己的掌心轻轻覆盖在那片冰凉的龟甲残片之上。

就在掌心与龟甲接触的刹那——

滋啦!

实验室顶棚所有的应急照明灯如同被无形之手掐断,瞬间集体熄灭!绝对的黑暗瞬间吞噬了空间!唯有中央数据屏,非但没有熄灭,反而爆发出刺目的幽蓝光芒!屏幕上,那原本稳定的明暗点阵如同沸腾的星海,剧烈地闪烁、旋转、重组!无数由“0”和“1”构成的数字洪流,如同九天银河倾泻,以瀑布般的速度疯狂冲刷着屏幕!这数据流的强度远超实验室任何设备的输出能力!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十秒,最终,所有的躁动戛然而止,屏幕中央,只剩下一个由扭曲、古拙的甲骨文字符组成的短句,如同幽灵的留言,凝固在幽蓝的背景上:

“甲子之变,数在龟甲。”

第二节:二进制的古老源头

三天后,国家天文台最深处的量子物理实验室。厚重的铅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这片龟甲残片,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一个特制的超真空样品舱内。舱壁由多层电磁屏蔽材料构成,内部是接近绝对零度的极寒环境。舱外,巨大的同步辐射光源如同沉睡的巨兽,即将被唤醒。

“能量输出设定在最低阈值,启动!”老教授,国内量子信息领域的泰斗,声音沉稳地发出指令。

嗡——!

低沉的轰鸣声响起,一道肉眼不可见、却蕴含着恐怖信息能量的同步辐射光束,精准地穿透真空舱壁,照射在龟甲残片之上。

刹那间,整个观测室的仪器仿佛被同时注入了狂暴的生命!示波器的波形疯狂跳跃,频谱分析仪爆发出刺耳的蜂鸣,主控电脑的cpU占用率瞬间飙升至红色警戒线!而在主屏幕上,龟甲裂纹的实时全息投影,开始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

那些静态的裂纹,如同被注入了灵魂的蛇,开始扭曲、延伸、分解!它们脱离了龟甲的物理束缚,在虚拟空间中重新组合、编织。短短几秒内,一个庞大、精密、旋转不休的立体二进制矩阵赫然呈现在众人眼前!矩阵由无数明暗闪烁的光点构成,其结构之复杂,远超现代任何集成电路。

“三千二百七十六条!”小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调,“矩阵节点总数三千二百七十六条!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这…这正好对应着《周易》六十四卦的总爻数(64卦 * 每卦6爻 = 384爻),但…但矩阵的层级结构…我的天,它像是一个六十四卦的嵌套叠加态,每个卦象的六个爻位(阴爻‘- -’或阳爻‘—’)…其信息编码方式…与现代计算机的六位字节(byte)…完全吻合!这简直是…是古代版的‘量子比特’阵列!”

老教授深邃的目光紧紧盯着矩阵中心一个始终处于剧烈波动状态的核心光点,那光点如同心脏般明灭不定。“商代先民绝无可能掌握二进制的数学理论,”他的声音带着穿透历史的震撼,“但他们的行为本质…用灼烧龟甲来窥探‘未来的可能性’…这与量子力学最核心的‘叠加态’原理——一个量子系统在未被观测前,可以同时处于多种可能状态的叠加——有着惊人的、跨越时空的哲学共鸣!”他苍老的手指隔着屏幕,虚点着那个波动的核心,“你看,这个‘信息奇点’,它的能量场始终在剧烈波动,拒绝坍缩到任何一个确定状态。这像什么?这不就像一台原始的‘量子计算机’,正在同时演算着无数种未来的概率分支吗?”

林羽如遭雷击!敦煌激战的最后一幕猛地闪回:《金刚经》护盾在濒临破碎时,那些流转的梵文曾短暂地凝聚成一句偈语——“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此刻,龟甲矩阵、量子叠加态、古老的偈语…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如同被一根无形的线瞬间串联起来!它们都在指向一个颠覆性的认知:未来,从来不是一条凝固的、唯一的轨道,而是由无数个相互叠加、相互影响的“可能性”构成的概率云海!观测与选择的行为本身,就是促使这云海坍缩成现实的“力量”!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矩阵中一组异常明亮、结构也最为复杂的代码所吸引。那组代码的波动频率,与矩阵核心的“信息奇点”有着奇妙的共振。一个无法解释的冲动驱使着他,鬼使神差地,他将这组由明暗点阵构成的、古老而神秘的二进制代码,小心翼翼地、一个字符不差地输入了实验室那台最先进的量子态模拟器。

嗡!

模拟器的屏幕猛地亮起!复杂的算法模型飞速构建、迭代、收敛!几秒钟后,一个三维全息模型在众人面前清晰地呈现出来:那是一个造型古朴、边缘刻满甲骨文符号的青铜罗盘!罗盘的中心,并非传统的磁针,而是一根悬浮在微型力场中的、散发着微弱幽蓝光芒的晶体指针。此刻,这根指针正以极高的频率,微微颤动着,仿佛在感应着空间中无形的涟漪。

第三节:罗盘初成

将理论模型转化为实体装置的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却又充满了超越物理法则的玄妙。

林羽选择了性能最稳定的航天级钛合金作为罗盘的基底。龟甲残片被置于超高精度的纳米蚀刻平台上,其表面裂纹所蕴含的、被同步辐射“激活”的二进制信息流,被转化为精密的电子束,一丝不苟地蚀刻进一片由超导材料制成的核心芯片之中。这片芯片,成为了罗盘的“大脑”。

而罗盘的“心脏”,则来自于敦煌之战后,林羽秘密收集到的、那些由古籍战士能量消散后凝结而成的、微小的、散发着温润白光的能量结晶。经过复杂的提纯与激活工艺,一颗米粒大小的、蕴含着微弱但纯粹“秩序”与“守护”之力的磁核被成功提炼出来。它被小心翼翼地嵌入蚀刻好的超导芯片中央预留的凹槽。

最后一步,是将芯片磁核组件封装进钛合金外壳,外壳表面则按照龟甲裂纹的原始形态,蚀刻出古朴的甲骨纹路作为装饰(或者说,是某种未知的“能量回路”)。

当最后一道激光焊接工序完成,钛合金外壳严丝合缝地闭合的瞬间——

嗡!

一声低沉而悦耳的、如同青铜古钟被敲响的嗡鸣,毫无征兆地从罗盘中传出!整个装置骤然亮起一圈温润的、如同出土青铜器包浆般的柔和光晕!更令人震惊的是,罗盘中心那根悬浮的幽蓝晶体指针,如同从沉睡中惊醒的精灵,“铮”地一声猛地弹起,笔直地指向实验室厚重的防辐射窗外,那片被城市灯火映照得有些昏黄的夜空!

“它…它在指什么?”小陈凑近罗盘,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指针顶端的微型全息投影仪自动启动,投射出一幅清晰的动态画面:一只灰白色的信鸽正奋力拍打着翅膀,从实验室窗外大约三十米外的空中飞过。画面的视角极其精准,甚至能看到鸽子左边翅膀上,沾着一片边缘微微卷曲的梧桐叶。影像下方,还有一个精确到毫秒的倒计时:00:59…00:58…

林羽和小陈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盯着窗外那片夜空,又看向全息投影中的倒计时。

00:03…00:02…00:01…00:00!

就在倒计时归零的瞬间——

扑棱棱!

一只灰白色的信鸽,以与画面中分毫不差的姿态和速度,精准地从实验室窗外三十米处掠过!月光下,它左边翅膀上那片边缘卷曲的梧桐叶,清晰可见!

“一…一分钟后的未来…”小陈的声音带着梦幻般的呓语。

林羽强压心中的惊涛骇浪,开始进行更深入的测试。他通过外接的触控屏调整罗盘的预测精度和时间尺度。

“明天上午九点,本市是否会下雨?”林羽对着罗盘核心芯片的感应器轻声问道。

指针微微偏移,指向一个抽象的、代表“否”的甲骨文符号(类似于“不”或“无”)。同时,全息投影下方跳出一行数字:**概率:87%**。

林羽从口袋掏出一枚一元硬币。“下一抛掷,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国徽)还是反面(菊花)?”他问。

指针开始剧烈地左右摇摆!全息投影中,硬币在空中翻滚的慢动作被模拟出来,其正反面的概率数值如同心跳般在“51% : 49%”之间疯狂跳动!几秒钟后,指针猛地顿住,坚定地指向代表“正面”的符号。投影下方显示:**概率:63%**。

林羽深吸一口气,将硬币高高抛起。硬币在空中划出银亮的弧线,叮当一声落在金属实验台上,旋转几圈后,稳稳停住——国徽(正面)朝上!

“不是预言绝对的未来…”林羽盯着指针末端那幽蓝的光芒,以及投影中不断跳动的、冰冷的数据流,一股寒意混合着前所未有的兴奋感攫住了他,“它是在计算并呈现…在当下所有已知条件下,可能性最大的那个未来轨迹…并用概率来量化其发生的可能性…”这哪里是简单的占卜工具?这分明是一把能够窥视时间迷雾、精准解剖“可能性”的手术刀!其揭示未来的方式,冷酷、精准,又带着令人战栗的诱惑力。

第四节:失控的指针

最初的震撼与兴奋过后,一丝不安悄然爬上林羽心头。这窥视未来的力量,似乎并非全然温顺。

深夜,万籁俱寂。林羽独自留在实验室,将量子罗盘放在书桌上,准备详细记录白天的测试数据。就在他刚打开笔记本时,异变陡生!

嗡——!哔哔哔哔——!

罗盘中心的晶体指针毫无征兆地开始疯狂旋转!速度之快,甚至在空气中拉出了残影!刺耳尖锐的蜂鸣警报声如同钢针般扎入耳膜!与之相伴的,是全息投影猛地炸开!不再是清晰的单一画面,而是分裂成无数高速闪烁、混乱不堪的碎片化场景:

敦煌莫高窟的漫天黄沙被一个巨大的、吞噬光线的黑色漩涡取代;

实验室坚固的防辐射玻璃幕墙上,瞬间爬满蛛网般密集的裂痕,并迅速蔓延至整个墙体;

一个极其短暂但无比清晰的画面:林羽自己,满脸惊骇,双手紧紧抱着发光的罗盘,正从一个深不见底、散发着绝望气息的黑暗深渊中急速下坠!

还有无数扭曲、怪异、无法理解的景象一闪而过:燃烧的星空、倒流的河水、碎裂的甲骨文字…

与此同时,连接罗盘的数据屏幕上,原本有序的数据流瞬间乱码!代表预测概率的数值如同失控的电梯,从原本稳定的70%以上,断崖式暴跌至令人心悸的12%,紧接着又毫无道理地直线飙升到触目惊心的99%!整个罗盘的能量读数剧烈波动,外壳上的甲骨纹路忽明忽暗,发出不祥的滋滋声。

“停下!”林羽心中警铃大作,下意识地伸手想去强行按住那疯狂旋转的指针。

嗤啦!

一股强大而冰冷、带着强烈排斥感的无形力场猛地从罗盘中心爆发!林羽的手指如同触碰到高压电网,被狠狠弹开,整条手臂瞬间麻痹!罗盘的失控状态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指针的旋转甚至带动了整个钛合金基座在桌面上剧烈震颤,发出金属摩擦的刺耳噪音!

怎么办?林羽的额头瞬间布满冷汗。目光扫过桌面,他猛地看到了那个装着龟甲残片的特制防护盒!

几乎是孤注一掷,他一把抓过盒子,打开,取出那半片冰凉、布满裂纹的古老龟甲,不顾一切地将其按在了疯狂震颤的罗盘旁边!

嗡——!

就在龟甲残片接触到桌面的瞬间,一股无形的、如同水波般的能量涟漪以接触点为中心荡漾开来。疯狂旋转的指针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攥住,发出一声尖锐到极致的悲鸣,瞬间由极动转为极静!它笔直地、稳定地指向了实验室窗外西北方向的夜空深处,不再有一丝一毫的颤动。全息投影中混乱的画面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广袤、荒凉、布满巨大沟壑的戈壁景象。投影下方,一行清晰的数字浮现:**目标指向概率:76%**。

林羽大口喘息着,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他立刻扑到实验室的大型电子地图前,手指颤抖着在屏幕上划动、放大。根据罗盘提供的方位角,结合戈壁地貌特征进行地理匹配…最终,地图光标锁定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境内,一片标注着“汉代烽燧(烽火台)遗址”的无人区!

一个尘封的记忆碎片猛地跳出脑海:在“古籍战队”战后整理《史记》残卷时,其中一卷曾自动翻开至《匈奴列传》篇。当时他并未在意,只记得有一段文字被不知何人用古老的朱砂圈出:“汉使持灵龟之甲至漠北,卜匈奴王庭动向,得裂纹蜿蜒如北斗之形,遂依此定烽燧连戍之方位,以扼胡骑咽喉。”

龟甲…裂纹如北斗…汉代烽火台…

林羽的目光死死锁定在地图上那个孤零零的坐标点。罗盘那根指向西北的幽蓝指针,仿佛拥有了生命,正传递着无声却无比急切的催促。

第五节:戈壁上的概率迷宫

阿拉善左旗的戈壁滩,是风的王国,是时间的磨盘。越野车如同汪洋中的一叶扁舟,在无边无际的碎石、沙丘和耐旱的骆驼刺丛中艰难跋涉。当车辆最终碾过最后一段布满锋利黑色火成岩的崎岖路段,停在目的地边缘时,林羽紧攥着量子罗盘的手心早已被冷汗浸透。他推开车门,夹杂着沙砾的干燥热风扑面而来,带着荒原特有的粗粝感。

前方,汉代烽火台的残骸在如血残阳的映照下,如同巨兽的骸骨,投下扭曲而巨大的阴影。夯土筑成的墙体早已坍塌大半,只剩下几段倔强挺立的断壁,其轮廓与罗盘全息投影中那76%概率的未来画面,几乎完美重合。

“就是这里了!和罗盘显示的一模一样!”小陈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紧张。

然而,就在林羽的左脚刚刚踏出车门,踩在滚烫沙砾上的瞬间——

嗡!

他手中的量子罗盘猛地一震!那根原本笔直指向烽火台遗址的幽蓝指针,如同被无形的磁极干扰,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剧烈偏转!它猛地甩向遗址西侧约两百米外的一处毫不起眼、覆盖着灰白色沙砾的缓坡沙丘!与此同时,全息投影中烽火台的景象瞬间模糊、淡化,而指向沙丘的标识骤然亮起!下方显示的概率数值如同瀑布般暴跌:**70%…55%…41%…最终定格在令人不安的31%!**

“怎么…怎么会变?!”小陈的声音充满了惊愕和不解,“我们的路线完全是按照罗盘之前的最高概率指引来的!分毫不差!”

林羽的心沉了下去。他蹲下身,没有理会灼热的沙砾,将手掌深深插入沙层。指尖传来的并非单纯的灼热,还有一种极其微弱、却持续不断的深层震动感!这震动并非来自地壳运动,更像是…有什么巨大的、活着的物体,在沙层深处缓缓地蠕动、伸展?

“东汉史书有载,此片区域乃汉匈拉锯百年之古战场,名曰‘鬼见愁’,”林羽的声音低沉,脑中飞速回忆着出发前查阅的艰涩史料,“‘地脉紊乱,磁石失灵,龟卜之辞亦颠三倒四,难明吉凶’…看来古人早已发现,这里的地质结构…或者说,这片土地本身,就蕴含着某种能够干扰、扭曲正常时空感知与概率计算的奇异能量场!”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那片看似平静的沙丘。深吸一口气,他决定主动试探。他小心翼翼地朝着罗盘现在指向的沙丘方向,谨慎地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就在第三步落地的瞬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