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轺车的轮毂碾碎最后一块赵国界石时,嬴政的指尖正触到咸阳城墙渗出的细盐。晨雾中巍峨的城阙如同巨兽脊背,十二丈高的夯土墙每隔九尺嵌有虎头纹青铜钉,在初阳下泛着幽绿冷光。少年突然按住额间龙纹——那些盐粒正在胎记上跳动作响,仿佛渭水提前送来了潮汛。
\"公子且看!\"蒙恬的剑鞘指向城头玄鸟旗,旗面突然无风自展,露出背面用金线绣的二十八宿星图。旗杆顶端的青铜矛头折射出七彩虹光,精准照在嬴政的轺车轼木上,将\"以法治国\"四个篆文灼成焦黑。赵姬的玉组佩突然自行解扣,十二枚玉璜飞向城门,嵌入兽首铺首的鼻孔。
城楼传来三声夔皮鼓响,八百名黑甲卫卒齐步踏地。夯土地面随之震动,惊起护城河畔的玄鹤群。嬴政注意到每个士卒的胫甲都刻有不同纹路——这是商鞅变法时推行的\"首级计功\"标识,一道纹痕代表一颗斩获的敌首。
穿过五丈宽的城门甬道时,少年嗅到混合着丹砂与漆树汁的独特气息。七十二盏青铜人俑灯次第燃起,灯俑手中的长信宫灯竟被改造成弩机形制,箭槽里填充的是浸过猛火油的火箭。吕不韦的貂裘擦过壁面,带起一阵细碎铃音——那是用楚地巫铃改造的报警机关,每串铜铃对应不同方位的入侵者。
\"止步!\"宦者令的尖嗓刺破肃穆。九重宫门前,三百名谒者手持玉版跪成雁阵,最前排的老者须发皆白,手中铜匦盛着半块带血的虎符。嬴政的草鞋刚踏上白玉阶,地面突然下陷半寸,露出
华阳太后的翟车自东阙驶来,六匹白马额间皆点着楚地朱砂。老太后腕间的和氏璧碎玉镯突然崩解,玉片在空中拼成《黄鸟》诗篇。嬴政的胎记骤然发烫,竟将\"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的篆文灼成青烟。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