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药香日渐浓郁,却不再是绝望的气息,而是透着生机。
朱元璋的病榻前摆着新熬的药膳,青瓷碗里盛着燕窝莲子羹,是朱文正特意让人从南洋加急运来的补品。
老皇帝斜倚在锦被上,脸色虽依旧苍白,却已能清晰地说话。
“正儿,你这药膳做得越来越像样了。”朱元璋舀起一勺羹汤,嘴角带着难得的笑意,“比御膳房的厨子强多了。”
朱文正坐在床边削着苹果,闻言笑道:“四叔要是喜欢,侄儿天天给您做。”他将削好的苹果切成小块,用银签插好递过去。
朱元璋接过苹果,却没吃,只是看着朱文正:“这几日朝堂之事,辛苦你了。”
朱文正摇头道:“为四叔分忧,是侄儿的本分。”
朱元璋叹了口气:“标儿去得早,允炆又……朱家的子孙,就剩你和雄英能撑事了。”
提到朱标,朱文正眼中闪过黯然。他将苹果递到老皇帝嘴边:“四叔别想太多,先养好身体要紧。雄英那边恢复得不错,昨日还能下床走动了。”
朱元璋这才咬了口苹果,点了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此时太监来报,说太孙朱雄英前来请安。
朱文正连忙起身迎出去,只见朱雄英穿着厚厚的棉袍,由宫女搀扶着走进来,脸色虽依旧苍白,却比往日多了几分血色。
“皇伯父。”朱雄英轻声喊道,声音还有些虚弱。
“快进来,外面冷。”朱文正扶着他走到床前。
朱雄英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孙儿给皇爷爷请安。”
朱元璋连忙让他起来:“快起来,地上凉。你身子弱,别跪太久。”
朱雄英起身坐在椅子上,看着朱元璋:“皇爷爷今日气色好多了。”
朱元璋笑道:“托你皇伯父的福,好多了。你怎么样?太医说你恢复得不错?”
朱雄英点头道:“嗯,皇伯父每天都让人送药膳过来,孙儿感觉有力气多了。”
祖孙三人说了会儿话,朱雄英因体力不支先回去休息了。
朱元璋望着他的背影,对朱文正道:“雄英这孩子,心性纯良,就是身子骨太弱了。”
朱文正知道老皇帝想说什么,轻声道:“慢慢调理会好的,儿臣已经让人从南洋医学院请了最好的大夫,过几日就到。”
朱元璋却摇了摇头:“大明的江山,需要一个身体康健、有勇有谋的君主。雄英这样的身子骨,怕是撑不起这万里江山啊。”
朱文正沉默不语,他知道老皇帝说的是实话,可这储君之位,岂是能轻易动摇的?
朱元璋握住他的手:“正儿,你是朱家的长孙,功劳赫赫,又深得军心民心。朕想……封你为皇太侄,立为储君,将来继承大统。”
朱文正闻言大惊,连忙跪下:“四叔万万不可!侄儿是臣子,岂能觊觎储君之位?雄英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孙!”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