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下文学>女生小说>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第211章 拓土筑基:钢铁化工的雏形与两洋防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章 拓土筑基:钢铁化工的雏形与两洋防线(1 / 2)

红鲑河的秋汛退去后,勘探队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沙湖以西发现大片露天铁矿,伴生着硫磺矿(化工原料),附近还有条常年不冻的小河,正好用来炼铁、制酸。林远拿着勘探图,在“铜铁学堂”的黑板上画了个圈:“这里建‘西境工业区’,钢铁、化工都在这扎根。”

消息传到新明区,王守仁的回电很快送到,附了《西境拓殖章程》:“准扩北美总督区至沙湖以西百里,按‘厂区、民居、防务’三区规划,铁矿归官办,硫磺矿允许部落参股(出劳力,分红利),另调二十名化工工匠赴北美,教制硫酸(炼钢需用)、硫磺皂(防蚊虫)。”

厂区规划按“资源就近”原则推进:

- 铁矿旁建三座高炉,用附近的木炭(云杉树烧制)作燃料,小河引水入炉,炼出的生铁直接送轧钢厂;

- 硫磺矿旁搭“化工棚”,用新明区带来的铅室法(铅制容器反应)制硫酸,一部分用于炼钢(去除杂质),一部分与油脂混合制肥皂;

- 两区之间铺铁轨,蒸汽机车往来运输,比用马车快三倍。

人员召集走了“双轨制”。从大明移民中招募铁匠、窑工(月薪比连湾港高两成),从部落中招募采矿工(按出矿量发稻米,多劳多得)。黑松林部落的青年最积极,他们说“在矿上干活,比打猎稳当,还能学打铁”。陈大人特意在工业区旁划了“新民居”,盖了三十间铁板房,配了化工棚制的硫磺皂,说“住得干净,才有力气干活”。

防范葡萄牙人的布防同步展开。探子回报,葡萄牙人在南美东海岸建了据点,想绕过秘鲁部落,直接与北美通商(实则想打探铁矿消息)。林远让人在沙湖以西的山口建“西境堡垒”,比“北门锁钥”更坚固,用新炼的生铁浇筑炮座,架设两门“硫磺钢炮”(炼钢时加了硫磺,更耐磨),射程能覆盖整个山口。

“葡萄牙人跟西班牙人不一样,他们爱用‘生意’当幌子。”林远对赵武说,“咱防着他们偷技术、探路线,贸易可以做,但铁矿、硫磺矿的位置绝不能让他们知道。”他让老陈去南美时带话:“想通商,去连湾港,按规矩交税;敢往西境闯,炮子不认人。”

化工棚的成果让部落人开了眼界。化工工匠教大家用硫磺和油脂制肥皂,泡沫比皂角多,洗得还干净。石溪部落的一个妇人用肥皂给孩子洗澡,孩子身上的疹子很快好了,她逢人就说“这是‘香药’,比草药管用”。吴兑让人把肥皂装成小盒,当作“通商礼”送给来访的商人,既实用又能展示技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笔下文学